绍兴市驾驶员培训行业实行“按学时收费”
发布日期:2016/3/18 12:52:04
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通过推行“按学时收费”的培训新模式,解决过去采用的先收费后培训、考试名额按车辆数分配的旧模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真正落实交通部、公安部《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形成以学员为中心、以提高学员驾驶能力为目标的驾培管理新机制。通过认真的培训和严格的考试培养出合格的驾驶员。
二、全市驾培行业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市驾培行业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底,我市共有驾培机构66 家。区域分布如下:越城区21 家、柯桥区11 家、诸暨市14 家、上虞区7 家、嵊州市7 家、新昌县6 家。共有C1以上教练车5136 辆。其中小型车(C1、C2)4748 辆,教练员5983 人,年培训能力达25万人。年实际培训人数在15万人左右。
(二)驾培行业存在主要问题
1.培训质量差
根据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规定,学员学习驾驶的理科和实际操作时间必须是78学时,其中理科30学时,模拟器训练7学时,实际操作41学时。为了利益最大化,许多驾培机构理科基本不上,模拟器基本成摆设。许多教练员在实际操作阶段教学时,利用“跑马机”等作弊工具,规避驾培计时系统,大大缩减实训时间,减少培训成本已是普遍现象。特别是科目三的实际训练时间平均不会超过3小时,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极大部分学员即使是虽然考试合格拿到了驾驶证但不会或不敢单独驾驶车辆,并可能成为马路杀手。
2.服务质量差
目前,驾培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在收取培训费后采用巧立名目乱收费的问题,绍兴当地网站的论坛上曾有人做过“驾驶证考试给过红包的来投个票”的调查,二个月时间共有445人投票,“科目三(路考)给过保险费(红包)”的202人占45.39%,“其它科目也给过保险费(红包)”的128人占28.76%,二项合计占74.16%。近年来在网络及其它媒体上反映教练员乱收费的投诉很多,其中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省长信箱和省委书记信箱转下来的就有三起,严重败坏了驾培行业形象。
三、驾培行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先付费后培训的经营方式
目前,驾培行业普遍采用的是“先收费、后培训”的模式,学员向一所驾培机构报名,并将培训费用一次性交给学校或教练员,然后由教练员根据所带学员的不同情况安排学员上车训练。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只能固定于一辆教练车和一名教练员,教练员处于主动地位,而学员作为消费者且处于被动的位置。学员什么时间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多少时间、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让你参加考试都由教练员说了算。教练员为了减少成本,千方百计缩减培训时间,在培训项目和课时安排上,基本抛开教学大纲规定的培训内容和要求,只注重考试项目中的考试要点。而教学大纲规定的培训时间只是通过作假的手段填满。对学员来说由于培训费用已经进入教练们的口袋,所缴的费用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只要教练员能安排让自己早些通过考试拿到驾照,至于培训时间是否到位培训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已显得不那么重要。先付费后培训的经营方式是造成培训质量差的主要因素。
(二)考试名额按教练车辆数分配
目前,公安部门为了体现公平,采取了平均分配考试名额的做法。根据考试中心一个月的考试能力按全市驾培机构在车管所登记的教练车数,平均分配到驾培机构,驾培机构再分到每辆教练车(教练员),再由教练员根据自己所带学员的情况来安排那个学员先考、那个学员后考或补考。这样一来每个教练员手中掌握着考试名额,有对考试名额的支配权。部分教练员利用它以名额费、补考训练费、“包通过保险费”等名义向学员收取费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驾培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名额,千方百计增加教练车辆,造成大量教练车闲置。而有的驾培机构把自己多余的名额作为商品进行交易获利。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升级计时管理系统。按照交通部《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和计时终端技术规范》要求,根据绍兴驾培行业特点设计开发计时培训系统平台,严格按《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分阶段设置教练项目和学时。
(二)依托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站运行三个平台。即驾培管理平台、驾培机构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平台。通过驾培公众服务网站,运管部门可以对教练员、教练车、学员、培训过程、培训结果进行全面管理。驾培机构可以对本校的教练员、教练车、学员、培训过程、培训结果进行了管理。公众和学员通过驾培公众服务网可以了解驾培行业管理信息、驾培机构信息、教练员信息、教练车辆信息、网上报名、网上预约培训、网上投诉、服务评价、网络多媒体教学、培训记录查询等内容。
(三)启用全新的计时计费车载终端。新的计时计费车载终端采用时费合一,即驾培学员卡和银行卡捆绑,在计费的同时计时,只有产生费用才能产生学时。
(四)创新管理机制,实现学、考自主。在实际操作培训阶段,学员凭驾培学员卡可以到市内任何一所驾培机构中的模拟器和任何一辆教练车上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学员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后,自行到公安考试网上进行预约考试时间。
(五)建立诚信考评机制。学员在每次训练结束后,可以进入绍兴驾培公众服务平台对教练员本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平台将实时反映学员对教练员的评价,好评率高低将作为今后学员挑选教练员及对教练员信誉考评的重要依据。
五、驾培“按学时收费”新模式
“按学时收费”模式:预约培训、自主选择、一人一车、即时付费、学后评价。
预约培训:学员可以通过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驾培机构培训预约窗口和电话进行预约学车、预约考前训练。
自主选择:学员自主选择(可多次)培训机构和教练员、自主选择培训时间、自主选择培训项目,自主选择考试时间。
一人一车:在约定的时间内教练员和学员一人一车,一对一辅导。
即时付费:驾培计时计费系统按学员实际学习时间将培训费即时从学员的银行账户划到驾培机构账户,一次一付。
学后评价:学员每次训练结束后可以到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上对教练员的教学质量、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好评率将是对教练员评价的重要依据。
六、培训考试的具体流程
(一)学员可以任意选择一所驾培机构报名,报名时提供公安部门和运管机构规定的资料,驾培机构负责向公安考试部门办理资格审核。
(二)公安部门对学员资格审核合格后,由驾培机构负责为学员制作驾培学员卡。学员到建行办一张银行卡(已有的不用新办)并与驾培学员卡关联。学员向报名的学校交纳理科培训费。
(三) 学员参加学校组织的第一阶段12学时的理论培训(学员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学校组织的理科培训的,也可以凭身份证号和密码进入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进行网上学习)。
(四) 达到理科培训的规定学时后,驾培计时计费系统自动将学员完成培训的学时信息提供给公安考试信息系统,系统开放该学员理科考试预约权限,学员通过预约,参加科目一考试。
(五) 科目一考试合格后,公安考试信息系统将学员考试合格信息自动提供给驾培计时计费系统,系统向该学员开放第二阶段培训计时计费权限。
(六) 学员参照第一阶段的方法参加第二阶段2学时的理论培训,并可以通过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查找合适的教练员,并可以通过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驾培机构设置的服务窗口、报名培训预约电话等多种方式,向装有驾培计时计费终端的所有教练车的教练员预约进行第二阶段21个学时的实际操作训练,向装有驾培计时计费终端的所有学校的模拟器进行3学时的模拟训练,学员在预约时与驾培学员卡关联的银行卡上必须有与培训课时相应的资金。在训练过程中按规定标准计时计费。每次训练结束后车载计时计费终端自动将学时和费用上传至驾培计时计费系统,分别进行计时和扣费。
(七)由驾培计时计费系统将学员每次产生的学时进行累加,达到第二阶段规定的培训学时,自动向公安部门考试系统报送学员学时信息。公安考试系统向该学员开放科目二考试预约权限。
(八)学员通过网络等预约方式,确定考试时间后,可以通过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学校设置的服务窗口、报名培训预约电话等多种方式,预约考前场地适应性训练。
(九)科目二考试合格后,公安考试信息系统将其考试信息自动提供给驾培计时计费系统,该系统向该学员开放第三阶段培训计时计费权限。学员通过预约进行第三阶段(理科培训16学时、模拟器培训4学时、实际操作20学时)的培训,直到完成第三阶段规定的培训学时后,自动向公安部门考试系统报送学员学时信息。公安考试系统向该学员开放科目三考试预约权限,学员可以预约考试。考试合格后,由公安部门核发驾驶证。
七、驾培方式的改革的目标
(一)全面落实《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确保学时到位。让学员通过规定学时的培训,提高安全驾驶意识和驾驶技能,培养更多合格的驾驶员。
(二)提高培训和服务质量。新模式改变学员一报定终身,形成以学员为中心,学员可以自主选择教练员、自主选择培训时间、自主选择培训项目,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学员掌了培训中的主动权,教练员只有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学员的认可,促使教练员改进作风。同时,由于驾驶技能是靠多练才能提高的,学时到位后,学员的驾驶技能在整体上将得到提高。考试合格率也会相应提高,补考率降低。
(三)杜绝教练员乱收费。取消考试名额分配、学员可以自主多次选择教练员,教练员就不能再通过安排考试时间等权力采用收名额费、加时培训费、包考试通过保险费等名义收变着法子对学员吃、拿、卡、要、乱收费。同时,学员每次学完后可以到驾培公众服务网上对教练员的教学质量、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满意率高低将是对教练员评价的重要依据。教练员只能通过实实在在的提高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得到认可,才能得到应得的收入。整个驾培行业的形象将从根本上改变。
(四)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现有的考试名额是以驾培机构的车辆数多少来分配的,教练车越多考试名额相应越多,考试名额成为稀缺资源,大大刺激教练车的无序增加。目前,全市有教练车4700多辆,年培训能力达25万人以上,大大超过真正的培训需求,形成每辆教练车每月考试人数2.5人数左右的虚假现象。学员学习训练达到规定时间和学时可以直接约考后,考试名额不再是驾培机构和教练员收费的工具,驾培机构就会按实际培训量来确定教练车的数量。预计全市可减少四分之一左右的教练车辆,并相应减少教练员和其它设施,从而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让驾培机构真正回归到谁的管理水平高、培训质量好、服务质量优谁就能招到更多的学员,让市场在驾培行业的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真正起到优胜劣汰。
通过推行“按学时收费”的培训新模式,解决过去采用的先收费后培训、考试名额按车辆数分配的旧模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真正落实交通部、公安部《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形成以学员为中心、以提高学员驾驶能力为目标的驾培管理新机制。通过认真的培训和严格的考试培养出合格的驾驶员。
二、全市驾培行业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市驾培行业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底,我市共有驾培机构66 家。区域分布如下:越城区21 家、柯桥区11 家、诸暨市14 家、上虞区7 家、嵊州市7 家、新昌县6 家。共有C1以上教练车5136 辆。其中小型车(C1、C2)4748 辆,教练员5983 人,年培训能力达25万人。年实际培训人数在15万人左右。
(二)驾培行业存在主要问题
1.培训质量差
根据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规定,学员学习驾驶的理科和实际操作时间必须是78学时,其中理科30学时,模拟器训练7学时,实际操作41学时。为了利益最大化,许多驾培机构理科基本不上,模拟器基本成摆设。许多教练员在实际操作阶段教学时,利用“跑马机”等作弊工具,规避驾培计时系统,大大缩减实训时间,减少培训成本已是普遍现象。特别是科目三的实际训练时间平均不会超过3小时,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极大部分学员即使是虽然考试合格拿到了驾驶证但不会或不敢单独驾驶车辆,并可能成为马路杀手。
2.服务质量差
目前,驾培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在收取培训费后采用巧立名目乱收费的问题,绍兴当地网站的论坛上曾有人做过“驾驶证考试给过红包的来投个票”的调查,二个月时间共有445人投票,“科目三(路考)给过保险费(红包)”的202人占45.39%,“其它科目也给过保险费(红包)”的128人占28.76%,二项合计占74.16%。近年来在网络及其它媒体上反映教练员乱收费的投诉很多,其中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省长信箱和省委书记信箱转下来的就有三起,严重败坏了驾培行业形象。
三、驾培行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先付费后培训的经营方式
目前,驾培行业普遍采用的是“先收费、后培训”的模式,学员向一所驾培机构报名,并将培训费用一次性交给学校或教练员,然后由教练员根据所带学员的不同情况安排学员上车训练。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只能固定于一辆教练车和一名教练员,教练员处于主动地位,而学员作为消费者且处于被动的位置。学员什么时间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多少时间、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让你参加考试都由教练员说了算。教练员为了减少成本,千方百计缩减培训时间,在培训项目和课时安排上,基本抛开教学大纲规定的培训内容和要求,只注重考试项目中的考试要点。而教学大纲规定的培训时间只是通过作假的手段填满。对学员来说由于培训费用已经进入教练们的口袋,所缴的费用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只要教练员能安排让自己早些通过考试拿到驾照,至于培训时间是否到位培训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已显得不那么重要。先付费后培训的经营方式是造成培训质量差的主要因素。
(二)考试名额按教练车辆数分配
目前,公安部门为了体现公平,采取了平均分配考试名额的做法。根据考试中心一个月的考试能力按全市驾培机构在车管所登记的教练车数,平均分配到驾培机构,驾培机构再分到每辆教练车(教练员),再由教练员根据自己所带学员的情况来安排那个学员先考、那个学员后考或补考。这样一来每个教练员手中掌握着考试名额,有对考试名额的支配权。部分教练员利用它以名额费、补考训练费、“包通过保险费”等名义向学员收取费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驾培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名额,千方百计增加教练车辆,造成大量教练车闲置。而有的驾培机构把自己多余的名额作为商品进行交易获利。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升级计时管理系统。按照交通部《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和计时终端技术规范》要求,根据绍兴驾培行业特点设计开发计时培训系统平台,严格按《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分阶段设置教练项目和学时。
(二)依托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站运行三个平台。即驾培管理平台、驾培机构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平台。通过驾培公众服务网站,运管部门可以对教练员、教练车、学员、培训过程、培训结果进行全面管理。驾培机构可以对本校的教练员、教练车、学员、培训过程、培训结果进行了管理。公众和学员通过驾培公众服务网可以了解驾培行业管理信息、驾培机构信息、教练员信息、教练车辆信息、网上报名、网上预约培训、网上投诉、服务评价、网络多媒体教学、培训记录查询等内容。
(三)启用全新的计时计费车载终端。新的计时计费车载终端采用时费合一,即驾培学员卡和银行卡捆绑,在计费的同时计时,只有产生费用才能产生学时。
(四)创新管理机制,实现学、考自主。在实际操作培训阶段,学员凭驾培学员卡可以到市内任何一所驾培机构中的模拟器和任何一辆教练车上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学员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后,自行到公安考试网上进行预约考试时间。
(五)建立诚信考评机制。学员在每次训练结束后,可以进入绍兴驾培公众服务平台对教练员本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平台将实时反映学员对教练员的评价,好评率高低将作为今后学员挑选教练员及对教练员信誉考评的重要依据。
五、驾培“按学时收费”新模式
“按学时收费”模式:预约培训、自主选择、一人一车、即时付费、学后评价。
预约培训:学员可以通过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驾培机构培训预约窗口和电话进行预约学车、预约考前训练。
自主选择:学员自主选择(可多次)培训机构和教练员、自主选择培训时间、自主选择培训项目,自主选择考试时间。
一人一车:在约定的时间内教练员和学员一人一车,一对一辅导。
即时付费:驾培计时计费系统按学员实际学习时间将培训费即时从学员的银行账户划到驾培机构账户,一次一付。
学后评价:学员每次训练结束后可以到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上对教练员的教学质量、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好评率将是对教练员评价的重要依据。
六、培训考试的具体流程
(一)学员可以任意选择一所驾培机构报名,报名时提供公安部门和运管机构规定的资料,驾培机构负责向公安考试部门办理资格审核。
(二)公安部门对学员资格审核合格后,由驾培机构负责为学员制作驾培学员卡。学员到建行办一张银行卡(已有的不用新办)并与驾培学员卡关联。学员向报名的学校交纳理科培训费。
(三) 学员参加学校组织的第一阶段12学时的理论培训(学员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学校组织的理科培训的,也可以凭身份证号和密码进入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进行网上学习)。
(四) 达到理科培训的规定学时后,驾培计时计费系统自动将学员完成培训的学时信息提供给公安考试信息系统,系统开放该学员理科考试预约权限,学员通过预约,参加科目一考试。
(五) 科目一考试合格后,公安考试信息系统将学员考试合格信息自动提供给驾培计时计费系统,系统向该学员开放第二阶段培训计时计费权限。
(六) 学员参照第一阶段的方法参加第二阶段2学时的理论培训,并可以通过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查找合适的教练员,并可以通过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驾培机构设置的服务窗口、报名培训预约电话等多种方式,向装有驾培计时计费终端的所有教练车的教练员预约进行第二阶段21个学时的实际操作训练,向装有驾培计时计费终端的所有学校的模拟器进行3学时的模拟训练,学员在预约时与驾培学员卡关联的银行卡上必须有与培训课时相应的资金。在训练过程中按规定标准计时计费。每次训练结束后车载计时计费终端自动将学时和费用上传至驾培计时计费系统,分别进行计时和扣费。
(七)由驾培计时计费系统将学员每次产生的学时进行累加,达到第二阶段规定的培训学时,自动向公安部门考试系统报送学员学时信息。公安考试系统向该学员开放科目二考试预约权限。
(八)学员通过网络等预约方式,确定考试时间后,可以通过绍兴驾培公众服务网、学校设置的服务窗口、报名培训预约电话等多种方式,预约考前场地适应性训练。
(九)科目二考试合格后,公安考试信息系统将其考试信息自动提供给驾培计时计费系统,该系统向该学员开放第三阶段培训计时计费权限。学员通过预约进行第三阶段(理科培训16学时、模拟器培训4学时、实际操作20学时)的培训,直到完成第三阶段规定的培训学时后,自动向公安部门考试系统报送学员学时信息。公安考试系统向该学员开放科目三考试预约权限,学员可以预约考试。考试合格后,由公安部门核发驾驶证。
七、驾培方式的改革的目标
(一)全面落实《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确保学时到位。让学员通过规定学时的培训,提高安全驾驶意识和驾驶技能,培养更多合格的驾驶员。
(二)提高培训和服务质量。新模式改变学员一报定终身,形成以学员为中心,学员可以自主选择教练员、自主选择培训时间、自主选择培训项目,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学员掌了培训中的主动权,教练员只有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学员的认可,促使教练员改进作风。同时,由于驾驶技能是靠多练才能提高的,学时到位后,学员的驾驶技能在整体上将得到提高。考试合格率也会相应提高,补考率降低。
(三)杜绝教练员乱收费。取消考试名额分配、学员可以自主多次选择教练员,教练员就不能再通过安排考试时间等权力采用收名额费、加时培训费、包考试通过保险费等名义收变着法子对学员吃、拿、卡、要、乱收费。同时,学员每次学完后可以到驾培公众服务网上对教练员的教学质量、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满意率高低将是对教练员评价的重要依据。教练员只能通过实实在在的提高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得到认可,才能得到应得的收入。整个驾培行业的形象将从根本上改变。
(四)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现有的考试名额是以驾培机构的车辆数多少来分配的,教练车越多考试名额相应越多,考试名额成为稀缺资源,大大刺激教练车的无序增加。目前,全市有教练车4700多辆,年培训能力达25万人以上,大大超过真正的培训需求,形成每辆教练车每月考试人数2.5人数左右的虚假现象。学员学习训练达到规定时间和学时可以直接约考后,考试名额不再是驾培机构和教练员收费的工具,驾培机构就会按实际培训量来确定教练车的数量。预计全市可减少四分之一左右的教练车辆,并相应减少教练员和其它设施,从而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让驾培机构真正回归到谁的管理水平高、培训质量好、服务质量优谁就能招到更多的学员,让市场在驾培行业的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真正起到优胜劣汰。